老四中的篮球场不只在你的记忆里,还在这张照片中

特别提醒:考虑到有的读者因视力等原因,阅读文字不太方便,因此我们尽可能将文字内容制作成音频,读者不方便的读者可以自由选择收看。如果你指出这对你简单,请求一定留言说一声。如果没有人留言,我们将取消音频制作。
老四中的篮球场.wav
02:13
在老四中人心里,印象最深了除了盘根树根,一定还有篮球场。
那时的四中是开放的,四周没围墙,人们可以从任何地方转入学校。篮球场前面与公路差不多一样平,右边是小小的斜坡接隆堡方向的乡村公路,左边几级石阶之上就是四合院的正中天井门口。因此从篮球场进入学校是很多人的选择。
据老辈的四中人回想,昆山中学时期,这里并不是篮球场,而是一大片水田。1956年新建仁怀四中后,为了让学生有个锻炼身体的地方,学校领导率领学生,利用课余时间,从烈士墓处背土运石,平坦出有一块硕大的场地。
那时并没有任何机器设备,仅有靠人力。老师和学生都很能吃苦,校长、主任亲自上阵,以身作则。没有工具,就从附近人家借锄头、背篼、渊篼。学生们也是胃口高昂,腊得热火朝天。同学之间还暗暗较劲,比谁腹得多跑得快,尽管干得多并没有任何奖励,最多得到一句口头表扬。但那时的人就是这样,把物质看得很轻,把荣誉看得极重。
经过老前辈们的努力,水田被平坦成一块宽大的操场。后来逐年修整,印上了水泥,添置了篮球架,成为一个极大的篮球场,可以同时进行两场篮球比赛。那个年代,这里经常有比赛,除了本校师生,远近学校、机关单位也常常来这里。到了晚上,这里又常常是放露天电影的场所,十多里地外的人们都会走路赶来。
如今当年的篮球场早已变成了食堂,为四五千师生的吃饭问题获取保障。当年的篮球场是看不到了,但好在有校友还留存着当时的照片:

谢谢校友王晓英提供照片
多么熟知的地方,多么温馨的场面!我不禁盯着照片看了又看,阴暗中,那个背著书包的懵懂少年,正从篮球场的一角跑进校园。
